在2025年全国室内跳伞(风洞)锦标赛现场,一群6到8岁的萌娃们正在际华园风洞中参与着基础飞行比赛,引得观众席上手机举得老高,闪光连成一片,笑声不断。观众们边拍边说:“这小娃娃,都飞上了天,看这小模样,太招人疼了。”裁判员看着他们,嘴角也扬起微笑,这场比赛,充满了童趣。
在众多参赛的萌娃中,年龄最小的6岁选手孟鑫江备受关注。他小名叫鑫宝,来自北京市昌平区,9月份就要上一年级了。鑫宝代表北京航协队参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家最高级别室内跳伞(风洞)锦标赛。
鑫宝与室内跳伞(风洞)的缘分,离不开家庭的浓厚氛围。他的母亲韩秋立是世界定点跳伞冠军,父亲是跳伞俱乐部的主教练,他被大家称为“跳二代”。
鑫宝常说,“妈妈很厉害,因为家里有很多妈妈跳伞的奖杯和奖牌。”据韩秋立介绍,家里随处可见跳伞元素的装备和装饰品,让孩子从小就对飞机、航空运动等领域充满好奇与兴趣。“去年7月,他第一次接触风洞,虽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但并不抵触,反而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他对这次参加的基础飞行比赛(他口中的“摸点比赛”)充满喜爱,“基础飞行项目很好玩,因为能在摸点的同时练习数学。在风洞里会被风吹得一直往上飞,还好我掌握了下降小技巧。”接触室内跳伞后,鑫宝觉得自己的灵活性得到了锻炼,体能也变好了。“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一边飞一边拉手,接下来还想学习更多飞行技巧。”
小小年纪的他有着大大的梦想,“以后还想还想长大后和妈妈一起跳伞,参加飞机跳伞比赛,想做宇航员……”
8岁的陈曦落是重庆队的小选手,她从7岁开始学习室内跳伞(风洞),已经参加过三次比赛,还曾在北京市室内跳伞(风洞)基础飞行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次代表重庆队参赛,是因为妈妈是重庆人。这项运动让自己变得更有信心,梦想是成为一名飞行家。”陈曦落说。
“国内选手的水平每年都在提升,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有趣。”重庆队队长赵龙已经参与这项运动九年了,他表示,“室内跳伞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爆发力等多方面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能带来独特的运动乐趣。”
“青少年是未来的主力军。”赵龙觉得,项目的发展更多要靠青少年,他们会继承前辈的坚持。此外,有助于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参加世锦赛和世界杯,让他们在更高的舞台上竞争。
“室内跳伞相较于飞机跳伞,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空间的固定性、年龄的兼容性和深度的体验性,室内跳伞项目以风洞为依托,可以为参与者和观看者同时提供深度跳伞体验和近距离观赏环境,极大突破了飞机跳伞的不足,并且室内跳伞十分安全。”赛事主办方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协会一直在全国顶级赛事中针对小朋友设置了兼具趣味性与竞技性的比赛科目,希望看到更多的‘小飞侠’参与到室内跳伞(风洞)运动中来。”
赛场上,这些萌娃们用稚嫩的身影诠释着对室内跳伞(风洞)的热爱,他们的每一次飞翔都承载着梦想与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了这项运动在青少年中蓬勃发展的未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