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竞体>正文

张利增——冬青奥会冠军筑梦人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4-01-23    作者:田洁

当17岁的杨婧茹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下韩国江原道冬青奥会的首枚金牌,人们欢呼雀跃的同时,还有一个人倍感欣慰。“这么多年没白付出,培养出来了!”他就是杨婧茹的教练、冬青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组成员张利增。

张.jpg

杨婧茹从小身材比较矮,爆发力较弱,并不被人们看好,但是张利增却坚信她是个可造之材。“她不是那种很有天赋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不是很强。但是她很努力,凭着一股不放弃的劲头,一直坚持到现在。”从2015年张利增回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担任起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重点班教练时,杨婧茹就是他的学生,8年多来,张利增见证了她的成长,也成就了彼此的梦想。

张利增从小学习滑冰,师从“七台河短道速滑奠基人”孟庆余。他在做运动员时并未取得辉煌成绩,19岁时就因伤退役,从小希望能够成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梦想随之破灭,但张利增在银色跑道上的事业并未终止。“我想组建一支短道速滑队,帮助我的学生实现冠军梦想。”张利增说。

七台河市第十五小学是张利增教练梦想开始的地方。他传承了教练孟庆余勇于创新的思想,也传承了七台河短道速滑人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在第十五小学,他开创了“吃住学训一体化”理念,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训练。冰场上,他是教练、浇冰师、磨刀师;生活中,他是老师、厨师、保姆……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为了能让孩子们多吃肉,张利增把自己的伙食费全部用来买肉,每天让家人从自家地里摘些新鲜蔬菜送到学校。冬天学校浇冰场,每天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凌晨两三点钟起床浇水修冰,都是张利增一人承担。一天,一块冰面下的土基突然塌陷,张利增连夜用独轮车拉煤灰进行填充修整,“天亮时冰场终于补好了,我的鞋和衣服都湿透了,浑身上下、头上脸上都是煤灰,别提多埋汰了。”张利增回忆起初当教练的点滴,苦是一种常态,但他从未退缩,孩子们的进步是他最大的前进动力。

张利增的执教之路从小学教练起步,在少儿业余体校腾飞。他坚持科学训练的态度,尊重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不揠苗助长,帮助队员们稳步提高,他培养的多名队员进入市队、省队,甚至国家队,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奖牌。北京冬奥周期,张利增两次被选入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组,是对他执教能力的最大认可。在国家队,张利增也在不断提高自己。在协助武大靖等男队员做弯道专项训练时,起初他的力量不够大,他就每天晚上去力量房进行两个小时的训练来增强力量;速度不够快,他又去练滑行速度。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利增担任了NTO(国内技术官员),在激烈的比赛中游刃有余地完成赛事辅助工作。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张利增又回到七台河继续做基层教练,像我国数以万计的基层教练一样,为小队员们筑起梦想,托起他们的未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