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日,是所有劳动者的节日。此时此刻,我们向每一位怀揣梦想、劈波斩浪的劳动者致敬!长期在波光里逐梦的王宗源、刘浩和郑坤良前不久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此让我们一起重温他们的奋斗故事。
王宗源:继续努力为国争光
2025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即将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开赛。作为中国跳水队的一员,王宗源正在抓紧备赛。“十分荣幸能获得此项殊荣,我会继续努力为国争光,不负国家对我的栽培。”王宗源说道。王宗源2001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他在很小的时候便跟着父亲横渡汉江,出色的水感让他与水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因在湖北省青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中表现出色,他被洪山中心少儿体校教练看中,正式开启了跳水专业训练,并逐渐成长为优秀的跳水运动员。
东京奥运会王宗源与谢思埸搭档获男子双人三米板冠军。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他成为双人三米板、三米板和一米板“三冠王”。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双人三米板比赛,王宗源带领更加年轻的队友龙道一参赛。比赛过程惊心动魄,关键时刻王宗源这样鼓励队友,“怕什么!没什么可怕的!”最终这对中国组合经受住了考验,站上了最高领奖台。此次王宗源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是对他多年拼搏与付出的高度肯定。
刘浩:不负时光,时光定不负我们
1993年9月6日,刘浩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2007年,他入选玉溪体育运动学校皮划艇队,2010年进入云南省皮划艇队,2013年入选国家队。
刘浩的运动生涯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里约奥运会选拔赛,他突发阑尾炎遗憾错过奥运;2017年又突发脑膜炎,职业生涯蒙上阴影,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顽强意志重返赛场。
2019年皮划艇世锦赛,刘浩与王浩搭档斩获男子1000米双人划艇金牌。东京奥运会,刘浩在男子1000米双人、单人划艇项目上都摘得银牌。拿到两枚银牌已经很不容易,但这对刘浩来说依然心存遗憾,这也是他备战巴黎的强大动力。巴黎奥运周期刘浩的腰肌、腰椎间盘及肩部一直有伤,他坚持边治疗边训练。刘浩说:“我们运动员只有平时大运动量、高质量、高标准地刻苦训练,才能有竞技场上的争金夺银。我们不负时光,时光定不负我们。”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刘浩搭档小将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获得男子500米双人划艇冠军,为中国皮划艇运动续写了新的传奇故事。
郑坤良:学习和创新没有止境
郑坤良1981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曾是一名优秀的游泳运动员,2006年退役后一直辛勤耕耘在游泳教练岗位上。他将大量心血倾注在运动员培养上。比起运动员的天赋,他更看重运动员的努力、自律和自觉。“作为一名年轻教练,需要学习老一辈的拼搏精神,帮助运动员实现梦想。”郑坤良说,“运动员只要管好自己就行,教练员则需要考虑更多的细节和全局。”郑坤良认为执教不只是经验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创新,“学习和创新是提升执教能力的关键。”在他的指导下,许多优秀游泳运动员脱颖而出,其中就包括潘展乐、费立纬等名将。
巴黎奥运会上,潘展乐以46秒40刷新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并成为首次摘得该项目奥运冠军的中国选手。面对“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郑坤良却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接下来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更踏实、更积极,将运动员带得更好。”
相关附件